投資者教育 INVESTOR EDUCATION
【新書連載之《如何進行期貨交易》】吉兇悔吝——期貨交易面面觀(二)
風險控制在期貨交易中的重要性,怎么強調也不過分!但看了眾多類似利弗摩爾的慘痛故事后,大家會不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么這些優(yōu)秀的“天才”交易員都會栽倒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面前?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深入人的心理層面,從“人性的弱點”來認識。世界萬物皆有特性,不妨先看一個寓言故事。
一只蝎子想過河,請烏龜馱它。烏龜說:萬一你蜇我,我不就沒命了?蝎子說:你馱著我,如果我蜇你,我也會淹死的,我有這么傻嗎?烏龜覺得有理,便馱著蝎子過河。結果在河中央,蝎子還是蜇了烏龜。烏龜臨死前看著同樣沉下去的蝎子問這是為什么?蝎子哭著說:我實在忍不住,誰叫我是蝎子呢,天性如此。
不要嘲笑蝎子,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盡管具有理性思維的能力,但關鍵時刻,非理性的弱點仍舊會如火山爆發(fā)般噴涌而出,在熔巖的燒烤中,所有的理性、常識都將化為灰燼?!敖揭赘?,本性難移”這句俗話已經概括得清清楚楚。
“止損”“斷臂求生”在期貨交易中的重要性誰人不知!但這意味著承認自己錯了,意味著放棄與絕望,這些都與人性背道而馳,而成功的投資行為大部分是“反人性”的。有些人在行情已破原定止損位時反復狐疑,突然行情反過來了,慶幸自己沒有及時止損。而多次僥幸逃脫市場懲罰的經驗使得這種僥幸心理得到強化,最終真正的“狼來了”,一次被吃干抹凈。有的交易者被市場清零后痛心疾首,也認識到及時止損的必要性,但籌措資金再戰(zhàn)時只要經歷一段順風順水的時間,立馬就“好了傷疤忘了疼”,故態(tài)復萌后再次被市場清零。天才投機家利弗摩爾四起四落的經歷不就是這樣的嗎。有人曾經當面問過利弗摩爾為什么會這樣,利弗摩爾的回答是:我是人,也屈從于人的弱點。
在期貨交易中,獲得知識并不難,但真正能夠做到“知行合一”,談何容易!兩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蹦軌蜃灾蛻?zhàn)勝自身各種心理弱點的才是真英雄,也只有這些人才能在兇險異常的期貨市場上安身立命。
瑞·達利歐是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公司創(chuàng)始人。達利歐1949年出生于紐約長島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975年,26歲的他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chuàng)辦了橋水。2019年全球對沖基金第三季度的最新規(guī)模排名中,橋水基金以1638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guī)模位居榜首,位居第二的是AQR資本管理的996億美元。達利歐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并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yè),美國CIO經理人雜志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達利歐在其所著的《原則》一書中披露過他在20世紀70年代操作大宗商品期貨的情景。當時他已取得了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歷,正是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的好時候,也順利地找到了一份負責期貨對沖業(yè)務的工作。
他潛心研究大宗商品從生產到出售的過程,了解谷物和豆類在種植面積上的競爭關系,預測不同增重牲畜的存欄量、凈肉率及消費者對牲畜不同部位肉質的偏好等,建立自己的決策規(guī)則,真正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因此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賺了不少錢。
但是,一次在豬腩期貨交易中看起來“絕對不會賠”的押注,讓他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接連幾日的跌停板讓他損失了大筆資金。
交易就像跟電打交道,你可能被電擊。在做這樁豬腩期貨交易及其他交易時,我感受到了電擊,以及與之相伴的恐懼。 當時我們有一塊巨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板,每當價格變動時就會發(fā)出咔嗒聲。于是每天早上開市時,我都會看到并聽到市場價格下跌了200點——這是每天的下跌上限——然后就在那個價格上保持不動。于就我就知道我已經損失了那么多錢,而進一步的潛在損失尚不確定。那是刻骨銘心的經歷……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因為我再也不想經歷那種痛苦了。這段經歷增強了我對犯錯誤的恐懼感,讓我懂得了必須確保任何一次押注都不能使自己的損失超過可以接受的限度。
正是對失敗交易的復盤和總結,達利歐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交易原則,并反復實踐它?!霸诮灰字校惚仨毤扔蟹烙挠钟羞M攻心。如果沒有進攻心,你就賺不到錢;而如果沒有防御心,你的錢就保不住?!?/span>
1987年的美國黑色星期五,橋水基金因為提前做空而大賺超過20%。2008年的次貸危機,跌幅30%的基金產品比比皆是,而橋水基金的產品卻是正收益14%。驕人的業(yè)績豈是偶然可得?
正所謂“悔招吉,吝招兇”,在期貨交易中很多人經歷過可怕的痛苦,有些人痛過之后就忘了,同樣的錯下一次可能還會再犯。而成功者會真誠地悔過,將其作為教訓,并且內化為方法、制度。為什么現(xiàn)代基金公司必須設立風控部門,為什么基金預先設定業(yè)績清盤線(基金凈值達到某一凈值之下就強制清盤)。其目的就是從制度上防范操盤者在不利的情況下不愿認輸更愿意孤注一擲的人性弱點。大量的實踐證明,個人交易者在關鍵時刻由于人性的弱點肆意泛濫而不受控制,更容易招致爆倉清零的后果,利弗摩爾的幾次破產經歷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從此也可看出,現(xiàn)代基金的風控和清盤線制度對于保護投資者利益還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
不管投資者以何種機緣來到期貨市場,在踏入期貨市場的那一刻起,就要有清醒的認識,期貨交易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期貨之難在哪兒?難在自我認識的轉變,從認識“人性弱點”的巨大危害到逐步感悟和提升自我,成熟的交易者唯有歷經磨難和堅持,才有機會進入“認知人性”的感悟階段。可惜的是期貨交易者的平均生存周期不足2年,至少有80%以上的新手會消失在盲從階段。
在學習的歷程中,如果自己摸索學習的話,大約需要2~4年的時間,有些人可能會更長,如果有前輩帶的話,時間可以縮短一些,但半年到1年的時間還是少不了的。
(1)新手上路,學習為主
對初入期市的新手而言,千萬記住,你只是來學習的,能不能在期市中生存,先混過2年再說。
作為一個新手,由于對期貨交易比較生疏,首要的任務是盡快熟悉市場,熟悉品種特性,熟悉交易規(guī)則和交易方式,熟悉各種專用術語,熟悉各種技術指標,熟悉各種新聞與期貨行情之間的關系等。這些自然需要學習,只有認真學習,才能達到盡快“脫盲”,才能在今后的交易中不會被一些基本問題所困擾,才能少走彎路。
(2)模擬交易可以加快學習進程
在學習時,不妨用模擬交易方式來鍛煉一下。模擬交易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促使投資者進入狀態(tài),促使投資者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學習更多的東西。例如,在某個價位上該買還是賣,或者還是應該等待一下,在做決策之前,投資者必定會思考一些問題,同時查詢一些有關歷史和現(xiàn)狀的資料。比如,供需情況如何?后來的預期如何?不同預期的分歧在哪里?歷史上有沒有類似情況?如果有,則行情又是如何演化的?從各種技術指標看,處于什么狀態(tài)?這些指標的確切含義究竟是什么?按這些指標判斷,應該是做多還是做空?如果交易,應該下多少單量?下這些單量,保證金占用的比例會達到多少?下單時,交易指令應該如何組織及發(fā)送?價位變動到什么程度,這些單量的盈利或虧損會達到多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該怎么處理?是獲利(割肉)平倉還是加碼買賣?所有這些,都會起到提示投資者如何思考、該怎么學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投資者可以將實際行情走勢與當初的交易想法進行比較,以便發(fā)現(xiàn)前面的思考有哪些欠缺或不成熟的地方。
當然,模擬交易并不能完全替代真實交易。有些人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模擬交易中成績非常突出,但一到正式交易時就虧損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模擬者知道這是假的,模擬交易時,無論盈虧,心態(tài)比較穩(wěn)。而正式交易時,稍有盈虧,一想到這是真金白銀,就無法保持以往的心態(tài)了。對初學者而言,醒悟到這一點也是巨大的進步,從此他會明白,交易的盈虧不僅與知識有關,某種程度上交易者的心態(tài)或心理素質發(fā)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3)擬入市資金最好分成幾份
如果投資者準備20萬元資金,最好分成幾份。如果是四份,那就是每份5萬元。至少也得分成兩份,每份10萬元。千萬別幻想著如果做對了資金越多獲利越大,更要想一想如果做虧了資金越大虧損越多。牢記自己是初學者,從學習的角度看,在期貨交易中,一次5萬元的本金,和50萬元的本金甚至500萬元本金能學到的東西是差不多的,并不會因為投資者投入500萬元,學到的東西就比5萬元更多。
從不利的角度看,當你將20萬元資金分成四份時,先投入5萬元,即使你投入的第一小筆資金爆倉,也不會對你和你家庭帶來明顯的影響,而且能學到同樣的知識和經驗。即使三次爆倉,投資者還可以有一次機會繼續(xù)體會和學習,而投資者的交易經驗教訓的多次積累,對于突破2年生存期及提高自己的交易能力都具有極大的助益。當80%的新手被淘汰后,還能堅持下來的就是很好的開端,可以避免不少新手“倒在黎明前”的感嘆。
(4)不做流動性低的合約
流動性低,意味著成交量小或成交稀少,在這種情況下,買賣掛單的價格一般也會拉開了一段距離。比如,小麥期貨在成交活躍時,買賣雙方的價位咬得很緊,1923元/噸處有人要賣,1922元/噸處有人要買。然而在成交稀少時,很可能出現(xiàn)買價為1850元/噸、賣價為1900元/噸的掛單情況。這時候,投資者很難在自己愿意的價格上成交。進出都不容易,意味著交易者必須承受額外的風險,故對新手來說,更不應該去碰。
需要進行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距離交割月越近,保證金就越高,投機者在逐步退出,流動性越來越低。如果不是機構法人,也應該及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