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姓交大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_无码a级毛片无码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国产性行为在线观看

投資者保護
當前位置: 首頁 > 投資者教育 > 投資者保護 > 內容詳情

【新書連載之《走進期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一)

發(fā)布時間:2020-09-07
分享:

1.jpg

01

支持外貿部進行期貨交易

1973年,中國不僅是計劃經濟體制,還處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期。由于國內原糖供給明顯不足,需要到國際上采購。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布置中國香港華潤公司的五豐行盡快購買年內的原糖47萬噸。

當時,由于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各國原糖產量有所下降,五豐行認為,如果中國立即大量購糖,必將進一步刺激價格上漲,不僅要出高價,還不一定能按時買到現貨。再加上外貿部給華潤限定了最高價,這更加大了購糖的難度。為了完成購糖任務,華潤找到了號稱世界糖王的新加坡華僑商人郭鶴年。據郭鶴年估計,如果中國采購白糖的消息出去之后,國際糖價會上漲20%~25%。為了避免刺激國際市場砂糖價格的上漲,郭鶴年和華潤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立即秘密奔赴英國,先在倫敦砂糖交易所購買期貨26萬噸,平均每噸82英鎊。然后又向巴西、澳大利亞、英國、泰國、多米尼加、阿根廷等國家購買現貨41萬噸,平均每噸價格89英鎊。從5月20日開始,市場傳說中國購入大量砂糖,紐約、倫敦砂糖市場又大幅度漲價。然后,澳大利亞、巴西先后證實中國向他們購糖,市場價格進一步上漲,至5月22日,糖價漲至每噸105英鎊,且還有上漲的趨勢。

五豐行因購買砂糖現貨的任務已經完成,從5月22日起至6月5日將期貨陸續(xù)拋出,最后,除倫敦和紐約砂糖交易所中間商的應得費用和利潤60萬英鎊外,五豐行還賺了240萬英鎊。這是我國政府部門最早采用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的成功案例。

華潤公司和五豐行完成了采購任務,又賺了大錢,但干部們心里卻忐忑不安。他們對這種“投機倒把”行為心里沒底,怕犯政治錯誤。因為已經有人借機攻擊華潤,說購糖行為是“資本主義”,這是在搞投機,并攻擊對外貿易部副部長李強,因為李強部長同意華潤在購買糖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的措施,才有了利用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可能性。為了了解具體情況,相關領導聽取了華潤公司和五豐行的匯報。

匯報結束后,外貿部核心小組又開會討論相關問題,起草了《關于進口工作中利用商品交易所問題的請示報告》報送國務院,建議中央批準進口工作中可利用交易所交易。

上述情況打開了國內利用期貨交易所做買賣的大門,給國家?guī)砹司薮罄妗?973年,通過黃金買賣和開展期貨交易,外貿部門賺了30億美元,比上一年出口總額264億美元還多近4億美元,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從此以后,在我國對外貿易歷史上開始出現了期貨貿易的方式。

02
大商所總經理的一封緊急建議信

2003年9月,國際國內大豆期貨價格啟動了一波快速上漲行情,大商所的大豆期貨價格很快由每斤1.05元左右漲至1.25元以上,創(chuàng)出10年來的新高。國慶節(jié)之后,東北農民已經開秤賣豆,大商所總經理朱玉辰帶隊調研時發(fā)現,很多豆農還在根據上一年秋天和當時周邊商販的收購價以每斤1.05元甚至更低價格出售。10月9日,朱玉辰給黑龍江省委書記寫了一封“關于確保種豆農民增收的緊急建議”的信,希望引導農民把握這次行情,把手中的大豆賣出好價錢。10月10日,黑龍江省委立即進行了認真研究和緊急工作部署。10月12日,在省電視新聞中播放了5分鐘的大豆期貨市場情況報道,提醒農民要在賣糧環(huán)節(jié)尋求增收。省農委還以最快速度首次把期貨價格信息開設在了農業(yè)信息網中,并利用各種媒體在第一時間把有關大豆進口以及大豆國內外市場信息和未來走勢等情況傳遞給了農民,同時請期貨專家出謀劃策,避免了豆農急于低價出售大豆而造成的損失……短短幾天內,大豆期貨價格上漲信息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傳播,全省大豆收購價迅速回升到1.40~1.45元/斤的合理水平。當年黑龍江省共產出大豆600萬噸,扣去成本費用,200多萬戶豆農因此增收了36億元。

2005年大商所開始了一個宏大計劃——“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其具體內容為: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糧食主產區(qū),扎扎實實地推進旨在“免費培訓農民、市場信息下鄉(xiāng)、創(chuàng)新訂單農業(yè)”的服務工程。服務工程實施的10年間,先后培訓了6萬多人。種糧農民意識到:現在種地,不僅要低頭看土地,也要抬頭看市場,不僅要看現貨市場還要看期貨市場,不僅要看國內市場還要看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當地種糧農民學會了參考期貨價格種地賣糧,一批會種地、懂經營的現代農民成長起來,企業(yè)利用期貨市場避險的積極性和避險水平得到了提高。 

03
“煤超瘋”與“絕代雙焦”

2016年,去產能、去庫存等“供給側改革”政策在煤炭行業(yè)的實施,導致煤、焦等期貨價格一騎絕塵。與最低點相比,動力煤、焦煤、焦炭的期貨價格漲幅均超過200%,其中,焦炭期貨價格甚至一度創(chuàng)出了日線16連陽的紀錄。期貨市場人士將動力煤取名“煤超瘋”,而把焦煤、焦炭戲稱為“絕代雙焦”,可見,煤、焦價格漲勢有多么瘋狂。

根據煤、焦期貨市場所傳遞出的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信息,國家發(fā)改委自9月8日開始,50天內連續(xù)5次召集有關部門會議商討煤炭供需形勢,同時出臺一系列釋放產能、增加供應的政策措施。一系列的政策調控措施終于使煤、焦價格瘋漲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期價普遍下跌15%以上,回歸理性。

再看一個發(fā)生在2003年的案例。

當年天膠期貨價格短時期內快速上漲引起政府關注,有關部門隨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國儲局數次拋售庫存天膠;年末又宣布2004年取消進口配額管理,同時將國內兩大墾區(qū)的天然膠農林特產稅(8.8%)改為執(zhí)行農業(yè)稅(5%)。這些措施對后來的供應增加,抑制天然膠價格過分上漲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協(xié)調發(fā)展,政府必須要制定一系列的宏觀經濟政策。當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物資的供需狀況出現嚴重失衡導致價格異常波動時,政府會做出反應,通過相關政策的調整來影響供需結構,從而促使價格回歸正常。不難理解,政府在制定或實施調控時不僅需要知道價格的現狀,更要了解價格趨勢。那么,什么樣的價格信號能夠較好地反映價格趨勢呢?

現貨價格自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供需狀況,但現貨價格在趨勢反映上通常較慢,用術語說就是具有滯后性特點,據此制定的政策不僅會存在慢半拍的缺陷,更嚴重的是,在未探明情況之下出臺的調整政策,很可能導致社會生產盲目擴張或收縮,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期貨交易是通過對大量信息進行加工,進而對遠期價格進行預測的一種競爭性經濟行為,形成的是未來價格,具有超前性特點,而且反應迅速,利用期貨價格的這一優(yōu)勢制定相應的調控政策,可以大大克服決策的盲目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事實上,關注期貨價格并且將期貨價格作為調整的決策依據在國際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歐佩克石油組織調控石油產量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石油期貨價格。又如,美聯(lián)儲在決定是否調整利率及如何調整時,也會將一些重要的商品期貨、商品指數期貨及金融期貨視作經濟中的先行指標。

04
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如果原來的你認為期貨市場就是一群投機者在那里炒來炒去,一心只想賺錢的地方,那么看了上面三個例子,有沒有被觸動呢?上面三個例子至少可以說明以下兩點。

第一,從事期貨交易的有投機者,也有實實在在的與期貨交易品種相關的生產方、需求方或貿易商。盡管市場上充斥著投機交易,但相關生產方、需求方或貿易商就可以借機很好地利用這個市場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具體而言,就是利用這個市場規(guī)避價格波動風險,為正常的生產貿易保駕護航。比如,在第一個例子中,當時的外貿部在采購砂糖時,利用國外的期貨市場提前鎖定采購價格,使得大批量采購行為能夠在正常價格水平下圓滿實現。如果沒有期貨市場或不利用期貨市場,則很難實現原先的預定目標。

第二,期貨市場產生的期貨價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從微觀層面看,即使有很多生產商、需求方及貿易商也不一定能直接進行期貨交易,但期貨市場的價格仍舊是他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指路明燈。比如,在第二個例子中,東北種植大豆的農民因為習慣了以往的低價,不了解也不知道最能反映供需變化的期貨市場價格已經大幅上漲,還是低價賣出就會吃虧。幸虧大商所總經理的一個緊急建議,使得東北農民增收了36億元。

目前,在我國,凡是已經推出期貨交易的品種,它們的經營環(huán)境與以往相比都有了極大的改變,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與這些品種相關的上下游生產者和經營者都已養(yǎng)成關心期貨價格的習慣。當大家都關注期貨價格時,就意味著市場越來越透明,以往一些利用信息不對稱手段欺負對手的小伎倆很難再奏效了。目前,在現貨市場做生意時,大家都會自覺地以期貨價格作為參考,甚至以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格。從宏觀層面看,期貨市場的價格給政府的有效調控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期貨市場的未來價格信號是其他市場無法提供的,盡管政府自己不從事期貨交易,但仍舊離不開期貨價格。

上面的兩點,如果用術語來說,就是期貨市場具有避險功能和發(fā)現價格功能。這兩個功能對市場經濟發(fā)揮的都是正面作用哦!走進期貨市場,就像走進花園,若來人只是低頭,自然只會看到花下的泥土,只有抬起頭才可能欣賞到絢麗多姿的萬紫千紅。